在2018年4月10-14日的“匠心谭木匠·温暖南艺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肢体有残疾的女员工刘志立在12日晚文艺晚会上的三次出场(分别是演讲、合唱、谢幕),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公司的万州工厂里,熟悉刘志立的人都知道,她性格偏内向,平时都是寡言少语,更别说能敢于上台表演节目了。因此刚接受表演任务时,她心里是极不情愿的。通过同事及工厂领导的开导、帮助和鼓励,她才壮起胆子接受了此项工作。
刚开始光是练习避免“怯场”,工友们就不知给她鼓励了多少次,她自己在背地里也不知下了好多工夫。演讲稿也是几易其稿后才定下来,可是好不容易努力记熟了,在临行前2天又接到通知,再次对已经全部熟记了的稿子进行大修改。在两天的时间内重新将演讲稿牢记在心,下的工夫有多深是可想而知。
参与音乐合唱的节目同样是她在几十个小时的苦后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
从寡言少语到舞台上的完美演绎,她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她在接受任务后始终在她的心里有这么一个信念支撑着:不虚此行,为自己、为公司争光!所以她努力了,也成功了!
“一心三用”的人
俗语说:“一心不可二用”,但对公司在4月10日-14日的南艺行活动中的手语翻译冉丽玲来说,是“一心三用”,既要管耳朵听,又要在大脑里转换成哑语,还要指挥双手比画,哪怕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前后语句不相连,也会造成聋哑员工不能完全理解说话人的意思,因此担任此项工作真还马虎不得。事后,我问过她,紧张吗?她说,那几天头都是晕的。
其实,她的这次正式手语翻译工作是从工厂整队出发仪式开始,一直到活动结束乘车平安返回工厂所在地双河口为止。她说,自担任手语翻译工作多年以来,还从来没有承担过这么大的工作量,开始自己都没有信心。
特别是在南艺活动期间的几次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和在开、闭幕式上,既没有手稿,也事先不知道讲话内容,心里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只能凭自己平时的基本功进行随机操作,有许多专业术语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但通过她的不断自身努力,此次活动的手语翻译工作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到工作结束,自己觉得没有出现过大的错误。
在手语翻译过程中,她还不断创新,加上丰富的表情动作和肢体语言,使翻译出的手语更加生动和有趣,不仅让人很容易明白,也不觉得枯燥。
文 | “木艺周”活动宣传组 谭立钊
图 | 王露/照相的老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