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发生
藏在头上的礼仪文化,你知道多少?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已发现的史前墓葬中,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梳子总是在人的头骨附近被发现。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墓出土的透雕象牙梳,梳背的长度约是梳齿部分的2倍,对于梳背部分的设计要明显复杂于梳齿的设计。
同样的情况在国外考古界的结论也是一样。
埃及涅伽达地区一期遗址发现的插梳,从插梳与人头骨的距离来看,这把梳子明显是戴在头上的,这一点与我国的情况一致。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推论:史前时期的梳子,多作为插梳使用,其梳背暴露于头发之外,是梳子设计的重点,也是佩戴之人的标识物。
为什么会如此呢?
这一期,我们就来聊一聊藏在头上的礼仪文化。
1.冠:高端男士的标配
据考古记载,原始人出于狩猎、劳作的需要,用长长的骨头固定发丝以免遮挡视线,这个长长的骨头称为“笄”。
随后,在使用身边物品对笄进行更进一步加工时,由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恐惧而产生“万物有灵”的信仰,笄便逐渐开始有了崇灵意味的装饰。
到了战国时期,在笄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冠。冠是一种小体积、加在束起发髻上的一种发罩,不具备御寒、挡风或是遮阳的功能。
它的存在更偏于礼仪的性质,“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说的就是冠类的服饰用来表达敬意足以,不必过于讲究华美的装饰。
由于中国古代“礼不下庶人”,因此冠无疑成为象征尊严的一种物品。
到了周代,随着首服制度建立起来,冠饰和梳子正式分离开来,自此,男子戴冠,女子插梳。
首服也称元服,元的意思是头,就是头部的衣服,因此,首服也称为“头衣”。
首服对古人而言,除却装饰美化作用,更重要的功能是标识自身所在的阶级等级。
我国古代的首服有两种,一种是巾帽,另一种是冠。冠,是有身份的人使用的首服,类似于古代贵族身份的物化。
2.冠礼:告诉世界,我长大了!
《礼记冠义》中写道:“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是礼的始源。冠礼之后,古代男子便进入成年,可以结婚生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一份责任。
一般来讲,冠礼有三个步骤:占卜、挽髻、加冠。挽髻和加冠的来宾,都是事先通过占卜选定的。而加冠,一般加三次。
第一次加缁布冠,即黑色的麻布做成的帽子。加缁布冠的目的是让受冠者“尚质重古”,加强自身修养,不要忘本,象征受冠者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务,拥有人治权。
第二次加皮弁(biàn)冠,是用白鹿皮做的帽子,大多冠顶又尖又高,并缀有玉饰。加皮弁冠的目的是希望受冠者将来可以顺利进入仕途,象征受冠者介入兵事,拥有兵权。
最后一次加爵弁冠,其目的是希望受冠者将来可以敬事神明,象征受冠者拥有古代的最高权力——祭祀权。
三次加冠完毕后,众人喝酒为受冠者庆祝。
很多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第三次加冠象征获得的祭祀权为什么是古代的最高权力?
我们来看一下古代礼仪的演变就知道了!
3.礼仪:从祭拜天地开始
古人重视“礼”,我们现代人也很重视“礼”,只是对于“礼”的理解在细节上稍有不同而已,但是在大方向上都是一致的,依然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与之相应的仪式。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靠天吃饭,敬畏天,对之顶礼膜拜,因而产生了祭祀、敬神等行为,可以说“礼”源自于祭奠天神的特定行为。
进入到奴隶社会以后,产生了阶级,在周代,礼除了祭祀以外,还作为治国之本,成为了阶级统治的工具。
春秋时期,又提出了“仪”的概念,仪指的是一种礼节、仪式、仪文。而“礼”更多地是立国治政的法则。
到了封建社会,礼和仪逐渐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礼制,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
许慎在《说文解字》说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卜辞中的“礼”是用两块玉放在器皿中作供奉,以示对祖先、上天的崇敬之情。
我们看各种古装片,大家都会有一个印象,祭天在皇帝那儿都是件大事。所以你说祭祀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可谓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啊。
讲到这里,很多朋友会问:梳子和礼、仪又有什么关系呢?
4.梳子和“礼仪”有啥关系?
简单地说,梳子就是古人用的一种礼具。正因为有了礼和仪,梳子这样服务于头部的装饰物也有了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礼不下庶人,只有具有特殊身份的少数人才能插梳。因为梳子,从其本身而言,就是为了敬天的礼仪需求。
我们从甲骨文的角度再来解读一下梳子,梳子的古称为“栉”,它的繁体字是“櫛”(zhì)。在这个櫛字中,有个“即”字。
这个“即”字的甲骨文,描绘的是人跪着就食的场景。其左边是盛着食物的器皿形状,右边是跪坐的人形。
甲骨文 “即”字
组合起来,人面向食器跪着,跪着就餐。靠天吃饭的年代,民以食为天,敬食就等同于敬天,既然要进行敬天的仪式了,自然不能蓬头垢面,梳妆理容是必须的,这也反映了古人自律敬诚的需要。
可以说,“櫛”字说明了人为什么使用梳子,是为了敬天而食而餐的礼仪需求。
从冠礼、笄礼等,我们可知梳子在人们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及自身角色转换中,起到规范自我行为、提升德行的作用。
例如:“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卢仝(tóng)在《栉铭》中曾写道:“人之有发兮,旦旦思理,有心焉有身焉,胡不如是。”
意思是一个人的德行及礼仪的养成,要像对待自己的头发一样,只有每天都想到梳理,才能达到言行规范的提升,实现内心悟得的理性自觉。
西晋文学家傅咸为官峻整,疾恶如仇,直言敢谏,他在《栉赋》中写道:“夫才治世,犹栉之理发也。理发不可无栉,治世不可无才。”把梳子比喻成人才的能力和本领。梳头得要有梳子,治世得要有才有能。
可见,梳子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礼具。大家以后送亲朋好友梳子的时候,特别是即将成年的少年朋友时,可以强调一下梳子自律敬诚、崇礼养德的内涵。
有没有觉得很神奇?我们的头上尽然藏了这么多的礼仪文化,中国不愧是礼仪之邦!